我的母親Emilia在新州海伊(Hay)出生。我的父親早年移居到昆州的朗里奇(Longreach)當年他還是個十三歲的小伙子。
我們在澳洲長大當時正值大蕭條時期。我們是生活在西方人中的中國家庭。我們吃中國菜過著中國人的生活方式。我們從其他澳洲女孩那裡學到很多東西她們都很友善教我們如何過她們那樣的生活。我們的童年非常快樂。我們別無所求。
我參加過秘書培訓但我想做些不同的事情。我的姐姐 Doreen 也說,“為什麼不去嘗試電碼破譯課程呢”。於是我嘗試並且完成了電碼破譯課程。
我擅長的就是“電碼破譯員”的工作。電碼破譯,即是進行翻譯。你從這裡向其他工作站發送一個訊息。我們便將英語翻譯為電碼,或將電碼翻譯為英語。你感覺自己很重要,因為你做的是重要的事情。而且你是不准談及它,這樣令你感覺自己更為重要。
我參加了人道主義工作這是一個聯合國的項目。回到澳洲後,我加入了澳洲皇家空軍協會。我很自豪地說,我們一家五口包括我自己在內都曾在澳洲軍團中服役。為捍衛澳洲而貢獻力量。我們保持這樣的生活方式只為成為其中的一員。我為之自豪。
目前在我生命中重要的價值觀是人人平等、言論自由擁有成為任何人的自由。你看,作為一名澳洲華人,我享有平等。我沒有遭遇種族隔離。我的兒子和女兒也是一樣他們現在都有很好的工作。我覺得澳洲非常棒。
人人平等人人享有同等的機會。是否選擇這個機會便取決於你自己。澳紐軍團日的官方傳統是一年一度的,但是對於一個戰爭的見證者來説,你每一天都將這些英雄銘記在心。銘記他們的作為。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讓後世的人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語) 简体中文 (簡體中文) Tiếng Việt (越南語)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