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zac Day series – Christopher Shying (Simplified Chinese)

Christopher John Lindin Shying是麦世英(Sai Ying Mak)(又名John Shying)的曾孙。麦世英是已知最早的澳大利亚华人移民。

Christopher Shying于1896年出生于悉尼的萨默希尔(Summer Hill)。中学毕业后,Christopher Shying当了15个月的见习学徒后,获得了铜管钳工的资质。他试图报名参加当地民兵组织,但由于身高太矮而遭到拒绝。Christopher 并没有气馁,怀揣着入伍澳大利亚皇家部队(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 ,AIF)的志向,于1915年8月13日拿着自己的材料来到了霍尔斯沃西军营(Holsworthy Barracks),并通过了参军入伍流程。1915年6月,AIF的最低身高要求有所降低。

Christopher 于1916年抵达法国,成为第4军营大本营的一名司机。当时司机驱使的可能是马车,也可能是机动运输工具,承担多种角色。其中包括运送伤员,运送重型火炮,负责军官与总部和前线的往来,并为部队运送物资。物资运输无疑是一项重要任务。澳大利亚官方战争历史学家查尔斯·比恩(Charles Bean)在官方历史记录中写道,物资运输主要在夜间开展:

对阵双方的前线战壕中,几乎每晚都能听到远处传来铁轮轧在鹅卵石上发出的嘎嘎声……双方都期盼食物供给的运达。

检索号:E01054
1917年,六匹马拉着一辆马车穿过比利时伊普尔(Ypres)泥泞的路面。

六个月内,Christopher在营中的角色从司机改为仓库管理员。但职责同等重要,他要为前线阵地的步兵采购和准备制服和设备。需求量非常之大,请参见如下官方历史记录公布的第1师所需物资列表:


20000件羊毛衫
8000件羊毛背心
8000件羊毛裤
5000件羊毛开衫夹克
40000个防毒面具
21000个防毒工具包
20000个防毒护目镜
14000个钢盔

检索号:E03613
1918 年,澳大利亚军械部队的机动卡车在法国卸货。

在担任仓库管理员三个月后,Christopher 被调派到第1师的抢救队。抢救队又被称为 AIF 的“园丁鸟” —— 从战场上收捡武器、弹药、衣物、沙包和带刺铁丝网等物品,以便在未来的战斗中重复使用。这不仅减少了浪费,还缓解了运输压力,节省下来了运输空间可用于补给更多的其他物资。

1918 年 11 月 11 日战斗停止时,西方战线已经面目全非。曾经远离战火的耕地变成了为废墟,土地被战争垃圾污染。Christopher 留守在法国的抢救队,负责收缴和拆除武器、军械和设备。

Christopher于 1919 年 2 月乘船前往英格兰,后来他在军械库担任警卫任务。他在游历风景名胜之际,与一位名叫艾尔西·霍金斯(Elsie Hawkins)的年轻裁缝相识。他们于 1920 年 1 月 17 日结婚,然后申请家庭移民前往澳大利亚。他带着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女儿Edith,于 7 月份回到了澳大利亚。这距离Christopher上次离开澳大利亚已有四年半之久。

阅读更多:
https://www.awm.gov.au/learn/schools/resources/anzac-diversity/chinese-anzacs/christopher-shying

This post is also available in: English (英语) 繁體中文 (繁体中文) Tiếng Việt (越南语)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