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hur Quong Tart | 澳新军团日

列兵Arthur Malcolm Quong Tart照片由Anzacs online提供

Mei Quong Tart是一名商人,妻子Margaret在英国出生。夫妻二人育有六名子女,Arthur Malcolm Quong Tart在其中排行第三。Arthur的父亲通过炒黄金股票发迹,后来在悉尼成功经营多家茶坊和餐馆,声名远扬,并因出色的经商技能和乐善好施的善举而备受推崇。1902年,Arthur的父亲在其位于维多利亚女王市场的办公室内遭到闯入者的袭击。此事发生后,他的身体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不到一年后他就去世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离世,没有看到战争对他家人造成的影响。

Arthur Quong Tart在23岁时参加了澳大利亚皇家部队(Australian Imperial Force,AIF),将自己的职业写为“羊毛收购”。悉尼出版物《晚间新闻》(The Evening News )报道称,Arthur的入伍申请曾被拒绝,理由是他的身高太矮,只有5英尺2英寸(约1米58),无法达标入伍。随着战势的发展,参军的体检要求得以放松,Arthur于1915年8月9日成功入伍,并被派往第19步兵营。

在埃及接受训练后,Arthur于1916年2月被调派到第4步兵营。他与所属的部队在法国索姆河谷(Somme Valley)的波济耶尔(Pozières)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行动。在波济耶尔这个小村庄,澳大利亚军队与德军展开了激烈战斗,代价惨重,澳大利亚军队在六周内有超过23000人伤亡。

检索号:C03126
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位于法国波济耶尔的一条街。G.Lelong

虽然澳大利亚盟军在战斗初期占领了波济耶尔,但遭到了德军大规模的炮击。狂轰乱炸的炮弹炸得地动山摇,在接连不断的炮火下,很多士兵们的精神遭到了重创,患上了”炮弹休克症”。

在7月23日至27日之间,Arthur 前后被炮弹爆炸产生的大量碎片掩埋了四次。他每次都被战友从炮弹碎片中解救出来。虽然身体没受什么伤,但这种经历使他的精神遭受了重创。7月底,他被从前线转移到英格兰。

检索号:E00532
1917 年 4 月的波济耶尔村。

军队大本营的战事记录部写信给Arthur的母亲说,她的儿子因 “轻度炮弹休克症” 入院接受治疗。然而,从Arthur的医疗记录中可以看出,他的病情要糟糕得多;他 “失去了腿部的力量,还出现了口吃”,“夜间经常会发作癔症”。1917 年 4 月的一份医疗文件指出, Arthur的病情出现了好转,但另一名医疗官并不认同这种看法,将Arthur的病情认定为永久性障碍。Arthur不久后从 AIF 出院。在他返回澳大利亚之前,他的母亲就去世了。

Arthur Malcolm Quong Tart 于 1927 年 5 月 30 日在布里斯班桑盖特(Sandgate)去世,享年35 岁。

阅读更多:https://www.awm.gov.au/learn/schools/resources/anzac-diversity/chinese-anzacs/quong-tart

本贴文还发布于: English (英语) 繁體中文 (繁体中文) Tiếng Việt (越南语) العربية (阿拉伯语)